close

#看護 #醫院 #社會福利 #照顧服務 #長期照顧 #承太病患照顧服務中心#0800024000

中風新療法 12小時內直接吸出血栓

  • 氣候暖化,中風不再只好發於冬天。
  • 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將黃金治療時間延長為12小時。

中風治療要與時間賽跑,缺血性中風可以利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打通血管,但要把握中風後的黃金3小時。長庚醫院引進「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將黃金救援時間延長至12小時,治癒率高達6成,雖然部分患者仍有肢體不便,卻可以脫離可能一輩子臥床的命運。

中風8小時才到院 現在日常生活自己來

79歲務農的郭先生去年4月中風,先透過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再接受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取出血栓,目前可以回到田間從事輕便農作;58歲戴先生中風後8小時才到院,同樣以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拿出血栓,目前已能言語、舉手,日常生活可以自己來。

 

 

傳統治療 患者後遺症及肢體殘障比率較高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因地球暖化,近兩年中風已不再只好發於冬天。過去國內外,僅發現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在發病3小時內使用合成的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rt-PA),可增加復原機會33%;若發病到確認評估時間超過3小時,無法注射rt-PA,只能採傳統藥物與復健治療,患者出現中風後遺症及難以回復肢體殘障的比率較高。

 

 

醫師說:中風3小時內能到院者很少

林口長庚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以舟表示,實際上,能在中風內3小時內送到醫院的人不到10%,符合救援資格的人,更不到3%。為解決救援時間的瓶頸,歐美過去幾年研究如何突破,去年證實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能治療缺血性中風,且能將救援時間延長至12小時。

林口長庚腦血管科主任張健宏表示,長庚醫院已運用在50位病患身上,有6成患者可恢復自行行走,有4成患者的中風症狀完全消失。

 

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 直接進入血管對付血栓

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與靜脈溶栓術最大的不同,是將導管引入血管中,從患者鼠蹊部置入導管,經大動脈直接到腦部阻塞部位,如果血栓堵住血管,就以導管吸出血栓;若為狹窄阻塞,則評估以球囊或支架撐開狹窄處,打通阻塞的血管,只要動脈硬化不嚴重、血管不太彎曲即可,靜脈溶解術則不適合有胃潰瘍等器官出血傾向者。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表示,中風是與時間賽跑的疾病,病患愈快送到醫院,治療機會愈大。王以舟表示,健保署即將於2月1日起給付動脈支架取栓費用,減少患者負擔。

聯合報/陳雨鑫 報導  

arrow
arrow

    承太看護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