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護 醫院 看護 醫院 社會福利 照顧服務 長期照顧 承太病患照顧服務中心

 

非典型就業政策不可兩頭搖擺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6.02 02:57 am

 

 

勞動部長潘世偉日昨表示,公部門應帶頭表率全面禁用派遣勞工,呼籲政府機關應設法以「自僱」方式代替派遣人力。鑑於近年國內人力派遣、臨時僱用及部分工時等非典型僱用人口愈來愈多,被認為是低工時、低薪資的「貧窮族」主要來源。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派遣勞工使用逾萬人,遭外界批評是「派遣大戶」,如何克服此一問題,更是責無旁貸。

非典型就業不同於傳統勞工終身僱用制,其著眼點是在降低企業人事成本,減少福利、退休金及保險支出等負擔。在1990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及遭遇亞洲金融風暴重創的南韓,因為企業經營困境而大幅鬆綁勞動僱用限制,造成非典型就業人口激增。台灣在2006年實施勞退新制及2008年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後,非典型就業人口大幅增加,但和日、韓比較,還是「小巫見大巫」。

儘管如此,國內非典型就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就業數字,但卻隱匿了非典型不完全就業的問題。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今年4月國內失業率降至3.91%,創下馬總統上任六年以來最低水準。然而,依據主計總處歷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等非典型就業計65萬人,占全體就業者的比重6.24%;至2013年已成長到75.9萬人,比重6.94%;五年內增加近11萬人、0.7個百分點。此充分反映目前失業率下降,相當部分是源自非典型僱用勞工增加,就業不足問題反因此更形惡化。

更讓人憂心的是,國內非典型就業人口原本是以學生及家庭主婦為主,但隨近年國內失業率攀升,工作機會難覓,很多投入就業市場的勞動人口被迫轉入非典型就業市場,造成勞動資源浪費。這些非典型就業勞動力大多從事支援性、服務性的工作,逾四成每周工時低於35小時;薪資水準亦偏低,據人力公司資料,人力派遣及臨時僱用者每月平均收入不到2萬元,不到正職勞工薪資的一半,而非典型僱用勞工持續擴增,也間接導致勞動市場整體薪資停滯不前。

非典型就業亦是台灣M型化社會的元凶之一。國內逾11萬戶貧窮家庭中,近八成是因失業或從事非典型工作收入過低所致。非典型就業者工作不穩定,薪資低,成為「窮忙」一族,而長期非典型就業更是製造工作貧窮(working poor)人口與低收入戶的根源。

最令人氣結的是,非典型就業持續增加帶來很多經濟及社會問題,然政府非但不願面對問題,反而過去經建會、經濟部等以台灣勞動市場缺乏彈性及非典型就業人口遠低於日本及南韓(皆逾三成)等為理由,要求進一步放寬非典型僱用勞工的限制。台灣失業率高居四小龍之首,經建部門欲藉放寬僱用限制等誘因促使企業增加非典型勞工僱用,固有利降低失業率統計數字,但卻無助整體就業環境改善,甚至還加劇所得分配惡化。

當然,非典型就業在世界各國皆屬多元就業的一環,不必加以否定,但政府必須完善非典型僱用的相關制度規範,才能提高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就以南韓為例,其非典型就業比重雖高,但前兩年資料顯示,非典型就業者每月平均工時為35.9小時,只比正職勞工42.8小時略低;平均月薪約為正職勞工的65%,薪資成長率則達7.2%,超過正職勞工的4.1%。南韓非典型就業者所受待遇,台灣顯然遠遠不及。

所以,政府處理非典型就業問題,關鍵是在正確的心態,毋須因為選舉到了,就刻意表態政府應率先全面禁用派遣勞工,致影響眾多派遣勞工的權益。政府核心政策作為是應導正非典型就業發展方向,使之不成為剝削勞工權益及造成所得分配惡化的根源,只要有定見並努力去做,非典型就業政策就不會再兩頭搖擺,無所適從了。

2014/06/02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承太看護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